- 兴隆山
- (興隆山, 兴隆山) 道教名山勝地。 位於甘肅省榆中縣西南約五公里處。 因明末山中眾多宮觀廟宇毀於兵火, 清康熙年間漸有道士於山中重修宮觀, 為取其山敗而復興之意, 遂名〝興隆山〞﹔乾隆年間, 又因山形〝有如興龍之狀〞, 改名〝興龍山〞, 嘉慶末年山中遊人增多, 香火又盛, 為取興隆發達之意, 復稱原名。 據史料所載, 西周時期, 便有方士在此山中隱居修煉, 東漢末期, 山上始有廟宇建築, 唐貞觀年間(627-649)時人曾大興土木, 於山營建道觀, 至宋代時山中宮觀廟宇已星羅棋布, 四時香火旺盛, 有道教〝洞天福地〞之稱, 被譽為〝甘肅之名山, 蘭郡之勝境〞, 元代又有重修, 漸成為西北道教名山之一, 明末除靈宮殿、 玉皇宮、 二仙殿、 三聖祠等少數建築外, 餘皆毀於兵火, 清乾隆年間(1737-1795), 著名道士劉一明募集資金, 率領道眾, 歷時35年重建三清殿、 黑虎殿、 斗姥宮、 王母宮、 三聖母廟、 關帝廟、 祖師殿、 龍王殿、 財神殿、 藥王殿、 洞賓樓、 混元閣、 二仙壇、 洗心亭等宮觀建築60餘座, 後大部分建築逐漸被毀。 今山中尚留有1939年由內蒙, 伊克昭蒙伊金霍洛旗, 移來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妃子靈樞與同年修建的喜松亭及蔣介石避暑行宮等名勝古蹟。 現為甘肅省省級自然風景保護區和蘭州市近郊旅遊勝地, 是甘肅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
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 2013.